●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
●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管理
●清理高考加分政策和项目
●加大考试安全管理
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今天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,备受瞩目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今年将研究出台,为此,教育部将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,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评估论证。对于学界呼声日高的普通本科和高职教育分类入学考试,杜玉波也给出肯定答复,今年将投入试点,同时还将继续推进高职院校单独招生改革。
“高考上接高等教育,下连基础教育,涉及面广、敏感度高、政策性强,对素质教育的实施、人才培养选拔影响很大。”杜玉波为此表示,新的高考改革方案一定要有利于科学选拔人才,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,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,努力形成分类考试、综合评价、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。杜玉波说,今年还将继续深化高考内容与方式改革,着重考查综合素质和能力;加强高校自主选拔录取管理,指导地方清理高考加分政策和项目;深入实施“阳光工程”,加大考试安全管理。
“十一五”时期,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走过“极不平凡、十分关键”的五年,杜玉波今天用四大标志性成就进行总结: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;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;职业教育取得突破性进展;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。杜玉波特别说,目前,国家每年资助近1.8亿学生,2010年资助经费达510多亿元,城乡和区域教育差距缩小,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、农村留守儿童、残疾学生受教育权益得到更好保障。
对于“十二五”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,杜玉波明确提出,未来五年,教育普及水平将有新的提高,到2015年,将基本解决城乡“入园难”问题,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成果,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%,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,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7%,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%,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.3年,接近中等发达国家平均水平。
教育投入长久受到关注,杜玉波今天坦言,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承诺,明年我国教育经费支出将实现占GDP4%的目标,这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投入的高度重视,给予了我们很大鼓舞,也增强了信心。他透露,有关部门近期将召开有关教育投入的专项会议,对加大教育投入落实4%做出具体安排和部署。
久治不愈的“择校”问题年年成为社会热点,杜玉波今天表示,“化解‘择校’热的根本措施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我们主要做好三件事”,一是明确路径,率先在县域、区域内实现城乡均衡发展。杜玉波说,“今年两会期间,教育部与16个省级地方政府签署了备忘录,确定各自任务,这将督促各地加强统筹,落实均衡发展责任,重点推进县域、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。”二是明确举措,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。三是抓住难点,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。
对于近年来日益突出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异地升学问题,杜玉波说,近三年,中央财政下拨了62亿元,专项用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问题。“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,以输入地政府管理为主、以公办中小学为主的‘两为主’政策,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。”杜玉波坦率地说,目前,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已近80%,这些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,就地参加中考、高考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。教育部对此非常重视,鼓励和支持各地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,抓紧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,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。教育部将会同有关部门、省市积极研究相关支持政策。”
但他同时强调,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,不等同于“异地高考”。“‘异地高考’是指‘高考移民’,也就是学生为了更多地争取入学机会,到另外一个省份参加高考,这是教育部门不赞同的。”杜玉波说,流动人口子女在输入地的升学问题涉及很多方面,不只是教育问题,也涉及我国在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问题,涉及到城市管理、社会保障、外来人口与本地居民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和户籍制度改革等,情况十分复杂,需要通盘考虑,权衡利弊。他希望全社会一起出主意、想办法,一起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。(来源:光明日报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