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非洲南部,有一个古老的巴贝姆族,该族至今还延续着这样一个风俗:倘若族内某个人犯了错误,族长便会召集所有的人开会,让犯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,公开亮相,以示惩罚。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的惩罚方式,每个族人,按长幼顺序,依次用真诚的语言,历数他为部落做过的有意义的事或其优点,并给以实事求是地赞美。每个人在发言时,要尊重犯错误的人,不能出言不逊,也不能虚构事实,而且每个人不能重复别人的内容和观点。所有人“赞美”完毕,接着举行盛大庆典,全族人载歌载舞,庆贺犯错者脱胎换骨,改过自新,重新做人,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。 这种“赞美式”的惩罚方式真是高明至极。在感叹巴族人高明的同时,反思自己的教育,从心底懊悔不已。多少年来,对待犯错误的学生,我的做法正好和巴族人相反,不是“赞美式”,而是“痛斥式”。总是先以正义的化身,“痛斥”学生所犯的错误,然后再逼其供认不讳,最后是写长篇累牍的检查,严重的还要在班会上“亮丑”。这种做法,细细想来,对学生所犯错误进行疾风暴雨的痛斥,实际上是让学生将所犯错误“温习”一遍,写检查恰是对错误的再次强化,如此三番,学生会将所犯错误牢记心间,以后遇到类似情况,惯性使然,学生会不由自主地再次滑入错误的深渊;班会上的“亮丑”,则会让犯错者的尊严荡然无存。缺失了尊严,人便会破罐子破摔,再无上进之心。加之青少年特有的逆反心理作怪,惩罚的结果大多与教师预期相反。 痛定思痛,我决心掘弃“痛斥式”批评,效仿巴族人“赞美式的”做法。 班上学生世飞,整天惹是生非,不是上课捣蛋,就是和同学打架,还经常拿学校的路灯当靶子,虽批评了不知多少次,但却依然“恶习”难改。这不,竟然在我的课上,把他前面女同学的头发用书订订在桌子上。这次,我没有发火,决定尝试一下我的新法。我满面笑容地说:“可不可以请你到讲台上来?”面对我的笑容,世飞稍有迟疑,但随即大大咧咧走上了讲台,还把脸扭向了窗外,摆出一副“死猪不怕开水烫”的样子。 我转向全体同学,依然满脸的笑容:“同学们,世飞同学作为我们班的一员,以前一定做过许多有益的事情,下面请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,每个同学说出一件,后面的同学不能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。” 同学们脸上写满了问号,个个像看外星人似的看着我。 “想好的同学,就请举手!”我脸上仍然堆满了微笑。 见我好像不是在开玩笑,班长首先举起了手:“世飞同学打扫卫生时,总是抢着擦玻璃,再高的玻璃他都能擦干净,所以我们班的卫生从没因玻璃减过分,应该给他记一功!” “好!”我说,“这说明世飞同学热爱班级,热爱劳动!” “世飞同学成绩虽不好,但他从不抄别人作业!”学习委员站起来说。 “这说明世飞同学是一个诚实的人!”我真诚地说。 “汶川地震捐款时,我班数世飞捐得多!”生活委员举手说。 “世飞同学情系灾区,真是一个有爱心的同学!”我称赞道,同时望了望世飞,刚才桀骜不驯的样子不见了,眼光从窗外收了回来,高昂的头也低了下来。 “上次放学路上,几个坏孩子抢走了我刚买的贺卡,是世飞帮我抢了回来……”被订头发的女同学红着脸嗫嚅道。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,我的心被震颤了,我真是惭愧,以前竟然没有发现这个“惹事大王”做过这么多好事,身上还有这么多优点,而我每次都把他批得一无是处…… 班里这时闹开了锅,所有人的手都举了起来…… 我说:“世飞同学其实是一个好同学,都怪老师以前没有做过认真调查,不过,从今以后,老师再也不拿老眼光看人了……” “老师,我错了!”这时的世飞,已是泪流满面,大步流星地走到被钉头发的女同学面前,深深地鞠了一躬…… 掌声响起来,在班级上空久久回荡…… 诗人泰戈尔说:“不是槌的打击,乃是水的载歌载舞,使鹅卵石臻于完美。”同样,犯错误的学生,不是在疾风暴雨的“痛斥”中改正自己,而是在和风细雨的“赞美”中扬起善心! “世界上不是没有美,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”(罗丹语)。再差的学生也有优点!教师的职责就是张开慧眼,寻找每一个学生的优点,及时记录他们的良善,保护他们的自尊心,激起他们的上进心,使高尚的品行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自愿。 |